焦尾琴的来历(焦尾琴名字背后的故事)

2023-06-22 百科知识 1次阅读 百科君
最佳答案焦尾琴,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之一。焦尾”是东汉著名文学家、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。蔡邕在“亡命江海、远迹吴会”时,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、声音异常的梧桐木。他依据木头的长短、形状,制成一张七弦琴,果然声音不凡。因琴尾尚留有焦痕,就取名为“焦尾”。“焦尾”以它悦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闻名四海。..

焦尾琴的来历,焦尾琴名字背后的故事
焦尾琴的来历


焦尾琴,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之一。与其他三张琴相比,“焦尾”琴名直白无华,但其身世非同寻常,皆因此琴系东汉名人蔡邕所创制。《后汉书·蔡邕传》:“吴人有烧桐以爨者,邕闻火烈之声。知其良木,因请而裁为琴,果有美音,而其尾犹焦,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。”后因称琴为焦桐。

 

中国古代有“四大名琴”之说,齐桓公的“号钟”,楚庄王的“绕梁”,司马相如的“绿绮”和蔡邕的“焦尾”。

 

“焦尾”是东汉著名文学家、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。蔡邕在“亡命江海、远迹吴会”时,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、声音异常的梧桐木。他依据木头的长短、形状,制成一张七弦琴,果然声音不凡。因琴尾尚留有焦痕,就取名为“焦尾”。“焦尾”以它悦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闻名四海。

 

后遂用“焦尾琴,焦尾,焦桐,焦琴”等指美琴,或比喻历尽磨难的良才,未被赏识的宝器;用“桐尾焦,桐爨,爨下桐,爨下残,爨下余,良才入爨”写良才不得其用,或比喻遭受摧残,幸免于难。

 

琴有五不弹:疾风甚雨不弹,尘市不弹,对俗子不弹,不坐不弹,不衣冠不弹。

 

明 赵震元《为袁石寓(袁可立子)复开封太府》:“霞壮日暧,咏幼丝于曹碑;薇省风高,识焦尾于班管。”

 

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提到,郭襄曾在少室山林中聆听“昆仑三圣”何足道以焦尾琴作乐。
焦尾琴的来历,焦尾琴名字背后的故事

焦尾琴名字背后的故事 
 

据《后汉书·蔡邕列传》记载:吴人有烧桐以爨者,邕闻火烈之声,知其良木,因请而裁为琴,果有美音,而其尾焦,故时人名曰“焦尾琴”焉。初,邕在陈留也,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,比往而酒已酣焉。客有弹琴于屏,邕至门试潜听之,曰:“嘻!以乐召我而有杀心,何也?”遂反。将命者告主人曰:“蔡君向来,至门而去。”邕素为乡邦所宗,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,邕具以告,莫不怃然。弹琴者曰:“我向鼓弦,见螳螂方向鸣蝉,蝉将去而未飞,螳螂为之一前一却。吾心耸然,惟恐螳螂之失之也,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?”邕莞然而笑曰:“此足以当之矣。”

 

译文:吴地(今江浙一带)有个人烧梧桐木做饭,蔡邕听到火烧木材发出的巨大声响,知道这是一块好木材,因此讨来做成一把琴,果然声音很好听,但是木头的尾部依然被烧焦了,所以当时人们叫它焦尾琴”。起初,蔡邕住在陈留,他有个邻居准备了酒菜请他来赴宴,他去的时候邻居已经喝得兴起了。坐上有个客人在屏风后面弹琴,蔡邕到了邻居门口悄悄一听,说:“啊!用音乐招我来却藏有杀心,怎么回事?”于是回去了。请他的人告诉主人说:“蔡先生刚来,到门口又走了。”蔡邕向来被乡里人尊崇,主人赶紧追赶并问起原因,蔡邕把事情都告诉了他,大家都感到扫兴。弹琴的客人说:“我刚才弹琴的时候,看见一只螳螂正要扑向鸣蝉,蝉将飞走还没有飞走,螳螂的动作一前一后。我心里有些担心,唯恐螳螂丧失了机会,这难道就是所谓的杀心流露到音乐中来吗”蔡邕莞然而笑说:“这足以表明了。”

 

汉末,蔡邕遇害后,焦尾琴保存在皇家内库之中。据说齐明帝在位时,曾取出焦尾琴请古琴高手王仲雄弹奏。王仲雄连续弹奏了五天,并即兴创作了《懊恼曲》献给明帝。后传至南唐中主李璟手中,后又赠与大周后。李煜死后归宋室所有。据传,明朝昆山人王逢年还收藏着蔡邕制造的焦尾琴。

 

汉灵帝时(公元168年—189年),陈留郡的蔡邕,因为多次上书陈述自己的政见,违背了皇帝的旨意,又因为得宠的宦官憎恶他,他考虑到免不了要遭到毒害,于是就流亡江河湖海,足迹远达吴郡、会稽郡。他来到吴郡时,吴郡人烧桐木来做饭,蔡邕听见火势猛烈的声音,便说:“这是块好木料啊!”因而请求把桐木给他,他把这段桐木削制成琴,果然能弹出优美悦耳的声音。但是琴的尾都已经烧焦,因而把它取名为“焦尾琴”。

猜你感兴趣
程门立雪的故事和含义(程门立雪的含

程门立雪的故事和含义(程门立雪的含

“程门立雪”讲的是北宋杨时尊师重学的故事。他以程颐为师,见老师在屋里打盹睡着了,就在风雪的门外等,待老师醒来,杨时的脚下全是雪了。“程门立雪”这个故事常常被用来形容非常尊重老师、恪守礼节和忠诚的行为。这个故事的含义是要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师德师风,提倡尊师重道的精神,培养学生对老师的崇敬和感恩。..

2023-05-30 7次阅读
囊萤夜读的故事和含义(襄萤夜读故事

囊萤夜读的故事和含义(襄萤夜读故事

《囊萤夜读》是唐朝时期创作的一篇纪传体,选自《晋书·车胤传》。讲述的是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,却因家庭贫困,在艰难的环境中想尽办法不放弃学习的故事。囊萤夜读的启示:无论环境有多么恶劣,我们都要勤奋苦学,这样日后必有成就。..

2023-04-29 577次阅读
悬梁刺股的故事简短(悬梁刺股的故事

悬梁刺股的故事简短(悬梁刺股的故事

成语悬梁刺股由两个故事组成。悬梁的故事发生在楚国一位名叫孙敬的贤士身上,为了勤于学习,怕受睡眠困扰,因而把头发绑住悬于梁上,如果读书疲累,眼睛一合上,头低下来,那悬在梁上的头发一拉,必定痛得醒过来,最后他苦读有成。刺股的故事发生在战国苏秦身上。他很羞愧难过,于是发愤苦读。读累了打瞌睡,就拿一把锥子在腿上戳,把睡意赶跑,又继续苦读。..

2023-04-29 43次阅读
关于故宫的故事传说(故宫灵异事件真

关于故宫的故事传说(故宫灵异事件真

1.故宫老鼠像猪般大;2.故宫红墙边行走的宫女; 3.一口井里的珍珠; 4.故宫离奇盗宝案;5.珍妃住过的地方;6.看门人阴气重; 7.奇怪的井;8.储秀宫里的怪事;9.宫女穿墙过壁;10.莫名其妙有人奏乐..

2023-03-14 2170次阅读
伯牙子期的故事(伯牙子期的故事简介

伯牙子期的故事(伯牙子期的故事简介

春秋时,楚国有个叫俞伯牙的人,精通音律,琴艺高超。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。老师知道后,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,让他欣赏自然的景色,倾听大海的涛声。伯牙只见波浪汹涌,浪花激溅;海鸟翻飞,鸣声入耳;耳边仿佛响起了大自然和谐动听的音乐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,音随意转,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,但是无人能听懂他的.音乐,他感到十分的孤独和寂寞,苦恼无比。..

2022-12-22 42次阅读
范蠡与西施的故事简介(西施范蠡的故

范蠡与西施的故事简介(西施范蠡的故

西施和范蠡二人相识于国难当头之时,虽然相爱却必须为了国家隐忍,范蠡以“爱国”的名义将西施投入他人怀,西施则为爱情甘愿做他人怀中的女子。相传范蠡助勾践灭了夫差之后,带着西施归隐而去,二人泛舟湖上,甚是甜蜜。..

2022-12-11 143次阅读